第五章 秘密立储:雍正朝的后夺嫡时代 04

四阿哥弘历:保送夺嫡的清高宗乾隆皇帝

雍正帝的皇四子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乾隆皇帝。这是一位极其幸运,又能力极强的君主。

说他幸运,是因为乾隆作为满洲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许多难啃的硬骨头,他的先祖都已经解决完了。他的曾祖顺治,主导了满洲入主中原的过渡时期;他的祖父康熙,平三藩、收台湾,完成了对中国的实质性统一;最后他的父亲雍正,夙兴夜寐13年,打造了一套中国古代最强的税收与行政的国家运行系统,等乾隆继位时,整套系统几乎拿起来就能用。

但同时我们也得承认,乾隆自身的能力也是十分强悍的。60年的皇帝,3年多的太上皇,乾隆执政了63年,大权从未旁落,是中国古代掌握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君主。并且在军事方面,乾隆还平定了准噶尔,将清朝的版图彻底推向了巅峰,因此他也自诩“十全武功”“乾隆盛世”。但他所谓的“盛世”背后,却是官场吏治崩塌与频繁的人民起义。整个清王朝由盛转衰,我们的“章总”,他就是实际上的第一责任人。

乾隆的一生宏大、复杂,想要聊清楚,这必将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但每一个传奇的故事,都会有一个独特的开始。我们不妨从这个“开始”开始,看一看爱新觉罗·弘历走上权力巅峰之前的模样。

一、保送夺嫡的童年

康熙五十年(1711),雍亲王胤禛的四儿子弘历出生了。弘历的母亲钮祜禄氏当时虽然只是老四胤禛府上一个位分不高的格格,但弘历仍然一出生就得到了父亲胤禛的极大宠爱。

这一是因为在弘历出生之前,胤禛的嫡长子弘晖和二儿子弘昀都幼年而逝。老二弘昀还是在弘历出生的前一年刚刚病逝的。饱受丧子之痛的老爹胤禛突然收获弘历,加倍开心。

二是因为从出身上来讲,小弘历的母亲钮祜禄氏是满洲人,胤禛另外两个儿子,老三弘时和老五弘昼的母亲都是汉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显然是弘历会在王府中得到更多的关注。

此外,小弘历不但出身较好,人还特别聪明。9岁时,弘历和弟弟弘昼一起上学,两个人所表现出的智力水平完全就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每天都是哥哥弘历早早写完作业后等着弟弟弘昼。弘历长大后还曾回忆说:

余幼时,日所授书,每易成诵,课常早毕。

我小时候上学时,先生们教的那些课文,我没一会儿就都能背下来。

而弘历之后还真就凭借着背课文的绝技在众位皇孙中脱颖而出。

事情的起因,前文也稍有提及。康熙五十九年(1720),弘历10岁。当时康熙要加封成年的皇孙,老三胤祉和老五胤祺的儿子都被加封为亲王世子,唯独把同样是亲王的老四胤禛的儿子弘时给跳过去了。原因前文也分析过,大概率是康熙瞧不上胤禛当时唯一成年的儿子弘时。

那个时候,老四胤禛其实是很紧张的。夺嫡比赛进入冲刺阶段,谁赢谁输都还是未知数,有个好儿子未必是多大的加分项,但没有好儿子,绝对是个致命的减分项。于是胤禛就琢磨:我得让我爹康熙知道,我的儿子里也有不错的。胤禛当时一共就4个儿子。分别是已经被淘汰的老三弘时,课文背得超快的老四弘历,每天都写不完作业的老五弘昼,还有没断奶的福宜阿哥。

如果我们是胤禛,会选择谁呢?弘历就是唯一的选项。

但想推荐出去也并不容易。因为竞争对手太多了,康熙一共有97位孙子,好多皇孙康熙根本连见都没见过,这其中就包括弘历。没错,和影视剧中改编的不同,康熙在临去世的两年前,他都没见过弘历,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还有弘历这么一个孙子。

那胤禛是如何把弘历推到了康熙的视线中呢?嗯,就是靠背课文。

康熙六十年(1721),康熙带着众皇子到热河避暑,老四就把11岁的小弘历也一起带去了。可一时间,老四也找不到可以接近康熙的机会,于是他就带着弘历到康熙身边的侍从们当差、休息的地方去,也没干什么,只是闲逛。胤禛一开始还假装看风景,然后突然就对弘历说:这闲着也是闲着,要不儿子你给阿玛背段课文吧!弘历就开始疯狂“输出”,背了一大段,一个字都没错。这一下子就把周围的侍从都看傻了,大家都称赞说:雍亲王您这个儿子可以啊,是个天才啊!我们想象一下,只要这帮侍从有一个嘴快的,那康熙就能知道在老四胤禛家有一个非常出色的儿子。

上面这一段,是不是听起来很像是世人杜撰、编排的野史?还真不是,这是乾隆在84岁写诗回忆童年时,在诗中的注解里提到的:

康熙六十年,予年十一,随皇考至山庄内观莲所廊下,皇考命予背诵所读经书,不遗一字。时皇祖近侍,皆在旁环听,咸惊颖异。

嘿,朕一个字都没背漏,给他们惊叹到那叫一个不行。

11岁时背书的场景,乾隆80多岁了还记得,那肯定是因为印象太深了。为什么印象深呢?因为这非常有可能是父子二人的合谋,胤禛提前就安排弘历背好相关的课文了。证据是乾隆他自己说的:

皇考始有心奏皇祖,令予随侍学习。

嗯,我爸爸应该早就想把我推荐给我爷爷了。我们今天再回看,应该说胤禛和弘历他们爷俩的小心思还是挺多的,尤其弘历,这明显是从小就心眼颇多的孩子,80多岁了还能记着呢。只是很可惜,康熙在当年并没有专门召见弘历。弘历和他皇爷爷之间的初见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而且见面的情况还很特殊。

康熙六十一年三月,在这个月,康熙要庆祝69岁的生辰。当时康熙的身体已经出现了如眼花、手抖等各种问题了。然而就在这个庆生月,康熙其他皇子家都没去,唯独去了老四胤禛家,而且是连续去了两次。也就是在这期间,康熙第一次见到了12岁的小弘历,然后就决定要把弘历带回宫中亲自抚养调教。

所以,说康熙是因为看好小弘历才传位给胤禛的说法似乎无法成立,因为他们祖孙见面的时间太晚了,在康熙六十一年;而且他们相处的时间也太短了,弘历进宫不到8个月,康熙就驾崩了。

而从先后关系上来看,康熙应该是在已经决定了让老四胤禛当继承人的情况下,才会在和弘历只见了一面后,就决定带走这个小皇孙,亲自培养。要知道康熙是不轻易培养皇孙的,根据目前的史料记载,除了弘历之外,康熙只在多年以前抚养过一个皇孙,是当时的太子老二胤礽的儿子弘晳。这样一来,其指向性就是非常明确的了,康熙只有先选中了皇子,之后才会去抚养相对应的皇孙。

并且康熙之后对弘历的教育,也绝不是寻常的爷爷疼孙子的教育。一般情况下,爷爷带孙子,大致是教读书、写字,作为满洲人,教骑马、射箭,也都是很正常的。但康熙当时却是连批阅奏折、召见官员谈话,都让小弘历在一旁看着自己是怎么做的。乾隆后来也回忆过当初的场景:

批阅章奏,屏息侍傍;引见官吏,承颜立侧。

此时的弘历不过是一个12岁的小娃娃,他能展现出多大的治国才能与潜力?康熙让他来感受这些顶级政治活动有现实意义吗?所以极大的可能是,康熙这么做的原因,重点根本就不在12岁的弘历身上,而是在45岁的胤禛身上。彼时的康熙已经发现了,假如要立胤禛为继承人的话,在他的那几个儿子当中,老三弘时,品行不过关;老五弘昼,脑子跟不上;其他皇子年纪又太小,只有弘历最有可能继位。那不培养弘历,又能去培养谁呢?

说弘历是“被保送夺嫡的阿哥”,毫不为过。因为托他祖父康熙和父亲胤禛的福,以及他自己兄弟的“同行衬托”,弘历在他12岁时,就基本被两代君主默认为是未来的接班人了。

那康熙驾崩,雍正继位后,弘历的日子又过得怎么样呢?

二、久居深宫的皇子

雍正登基后,为了避免再次出现皇子夺嫡、手足相残的惨剧,他采取了两条非常有力的措施。

第一是秘密立储,不公开册立皇太子。不过这条措施其实也没啥用。因为在雍正元年(1723)和雍正二年(1724),雍正连续两次破格安排还未成年的弘历代表皇家去参加康熙的周年祭典,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弘历就是雍正心中默认的储君。

于是雍正就在秘密立储之外,又追加了一条措施。他把弘历、弘昼等皇子全都摁在了宫里的上书房读书,不准他们插手任何具体的政务,并且严格限制他们与朝中大臣来往。没法结交官员,就没有政治势力,自然就不可能参与夺嫡了。甚至,在雍正十一年(1733),哪怕弘历和弘昼已经被加封为亲王了,雍正仍然不允许他们离宫建府,收养门人。

雍正的这一套做法,虽然的确避免了夺嫡惨剧的出现,但也导致弘历的皇子生涯过得空前无聊。除了偶尔参加一些祭祀活动,基本只剩学堂生活。所以,弘历最后的娱乐,就只剩下打猎和写诗了。

雍正八年(1730),年仅20岁的弘历就出版了一套文集,叫《乐善堂全集》。并且弘历还在书的序言中专门强调说:这书只是精选集,并不是我的全部诗文,里面的文章只是我平常“所作者十之三四” 。可哪怕仅仅是“十之三四”,有学者专门数了一下,《乐善堂全集》收录了弘历的诗作达1388首,此外还收录了其他一堆文章。有时候想想,可能真是因为“章总”在学生时代空虚寂寞时只能写诗,所以写诗成了“章总”相伴了一生的爱好。

而在弘历的皇子生涯当中,有一节点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在弘历的青春期,他刚好赶上了雍正施展铁腕,改革最激烈的那个阶段,改革所带来的冲击力也是非常强的,我们可以站在弘历的视角去感受下当初的形势是怎样的。

雍正三年末(1726年初),弘历15岁,他的庶母舅年羹尧被赐死。雍正四年(1726),弘历16岁,他八叔允禩和九叔允禟被开除了宗籍,并且当年就死在了囚所里。雍正五年(1727),弘历17岁,先是他三哥弘时在被开除宗籍后离奇地死在了老十二允祹的家里,年仅24岁;同一年,他的舅老爷隆科多也获罪监禁,并于第二年死在了其被圈禁的住所。几年之间,在雍正的镇压下,宗族皇亲,年年死人。整个过程,充满了残酷与血腥。

少年时代的弘历会怎么看待父亲这一系列严苛的政治手段呢?尽管弘历没有公开表态过,但他大概率是持否定态度的。因为弘历在雍正八年曾发表过一篇政治论文,叫《宽则得众论》,也就是为政宽仁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的意思。文章中有一句话,弘历写得有些过分:

以褊急为念,以刻薄为务,则虽勤于为治,……亦何益哉?

他说一个人执政如果狭隘、偏激、刻薄,那么即便他勤政而努力,打造了安定的社会秩序,这也一样是没有意义的。

尽管没有指名道姓,但很明显此时的弘历和雍正在执政思路上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分歧。雍正主严苛,弘历主宽仁。他们父子之间政见不同的原因,可能基于以下三点:

第一,弘历小时候和爷爷康熙一起相处过8个月,受其影响。康熙晚年的执政风格就是非常宽仁的。当然,我们这是在往好听了说,往难听了说,那也可以叫放纵。但在小弘历的眼中,那时,康熙的权威远高于父亲。所以在面对父祖两代人截然不同的执政方式时,弘历非常有可能更赞同爷爷康熙宽仁的风格。

第二,雍正本人的汉化程度是比较深的,这就使得他给弘历找的老师,从早期的福敏,到中期的蔡世远、朱轼,再到后期的刘统勋,都是标准的儒家士大夫,这就难免会给弘历灌输大量的“仁政”思想。

第三,弘历从小到大,都没有进行过多少具体的政治实践,这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方面这是因为父亲雍正的限制,使得弘历很少跟朝中官员有比较深入的接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弘时早逝和弘昼放弃夺嫡,这让弘历从没有经历过任何艰难的政治斗争。所以,早期的弘历在很多时候,对事态的思考很容易简单化、理想化,他看不见父亲雍正那许多严苛执政的背后的不得已。

面对这种父子执政思路上的冲突,雍正本人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不过我们能确定,雍正对弘历还是相当满意的。不过即使雍正不满意,他也没有其他的皇位候选人了。

最终,雍正驾崩,弘历继位。成为皇帝后,乾隆他到底会做些什么呢?

三、转折式改革的新君

25岁的乾隆继位时,他接手的大清基本盘堪称完美。

首先,乾隆所面临的政治压力很小。我们对比一下就能发现,他的曾祖顺治继位时,多尔衮摄政;他的祖父康熙继位时,鳌拜专权;他的父亲雍正继位时,“八爷党”也仍然是树大根深的。可等到乾隆继位时,朝堂里都有谁呢?有鄂尔泰、张廷玉,有爱好广泛的老十六允禄和病恹恹且即将不久于人世的老十七允礼。这些人非常能干,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巨大的政治野心。

不仅是吏治,在经济方面,乾隆拿到的也是雍正留下的一整套稳定的税收系统,财政压力几乎为零。甚至即便在雍正最拉胯的军事方面,借着当年“超勇亲王”策凌的光显寺大捷,在雍正朝晚年,清廷也实现了与准噶尔之间的有效和谈,暂无重大军事隐患。

乾隆就这样在政治、经济、军事几乎全方位无压力的情况下继位。正常情况下,只要能继续贯彻落实眼前的这一切,大清国就可以继续保持蒸蒸日上之势。

但乾隆偏不,他也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宽仁治国”的政治抱负,他并不赞同父亲那套严猛治国的路子,他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政治成就。于是,乾隆就开始了自己作为新君的大转折式的改革。可刚开始执政,乾隆就面临着一个问题——自己过去一直被控制在王府和深宫之中,缺乏足够的政治威望,这该怎么办呢?

乾隆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给政治犯平反,为知识分子调整待遇,让他们出来说好话,以此提高自己的声望。而且,为了避免自己的做法遭到前朝旧臣的反对,他还会主动说这些其实都是雍正生前的意思。即便下面偶尔有反对的声音,乾隆也会反问道:我跟我爹处了多少年了,你们还能比我更了解他吗?

于是,乾隆的一系列行动就此开始。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雍正驾崩。同年九月乾隆就下令让各省停止呈报祥瑞。我们都知道雍正生前是喜欢祥瑞的,乾隆自己在当皇子的时候,也一样写过《万寿日庆云见苗疆赋》之类的歌颂祥瑞的文章来拍老爹的马屁。可现在雍正刚去世,乾隆立刻就翻脸——

我皇考临御万方,勤求治理,惟务实心实政,从来不言祥瑞。每各省督抚奏报庆云、甘露、嘉禾、瑞茧、醴泉、麟凤之类,皆蒙特降谕旨,训示开导。(《清高宗实录》卷二,雍正十三年九月十五日)

我爹生前专注努力工作,他是非常不喜欢祥瑞的,从来就不提倡这些,即便曾经出现过某些祥瑞,那也属于当时的特殊情况。最终乾隆宣布:

嗣后凡庆云嘉谷,一切祥瑞之事,皆不许陈奏。(《清高宗实录》卷二,雍正十三年九月十五日)

总之一句话,此后的祥瑞,你们就不要报了。

废祥瑞,这是乾隆在雍正驾崩后所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举措。乾隆指出了雍正朝最明显但又无关痛痒的“错误”,然后再借雍正的名义给废掉了。这表面上看是尊重父皇,但实际上乾隆倘若真想要维护父亲的权威,有必要把雍正朝如此多的祥瑞类型全都罗列而出吗?因此,初登大宝的乾隆就是在拿一个小问题开刀,他想告诉所有人,他比雍正更清醒、更优秀、更理智,并且也在提醒着朝堂里的诸位大臣,事态正要开始起变化。

接着,仅仅过了一个月,在雍正十三年十月,乾隆就开始进行一系列的翻案行动。

十月初八,乾隆表态:

阿其那、塞思黑,存心悖乱,……而其子若孙,实圣祖仁皇帝之支派也。(《清高宗实录》卷四,雍正十三年十月初八日)

八叔、九叔固然有罪,可他们的子孙是无辜的。这句话说的还是挺有道理的,没多大毛病。但乾隆下面的话就开始变得离谱了:

当初办理此事,乃诸王大臣再三固请,实非我皇考本意。(《清高宗实录》卷四,雍正十三年十月初八日)

乾隆这是在说,之前把老八、老九一家老小全部开除宗籍的事,是当年那些王公大臣逼迫的,并不是父皇的本意。这是什么意思?满朝大臣开始听不懂了。

乾隆接下来的话就比较直白了,他说你们这些大臣得讨论一下,看看老八、老九的子孙,他们的户口问题该咋解决。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那还能怎么解决?直接恢复他们的宗籍不就完了吗?乾隆听完就说,嗯,既然这是集体讨论的意见,那就这么办吧。

注意,这时的乾隆还比较收敛,他只是恢复了老八、老九子孙的宗籍,老八、老九两位当事人仍然是获罪被开除宗籍的状态。表面上看这是很合理的,毕竟子孙是无辜的;但显然,这件事只是乾隆翻案工程的开始。紧接着在两天后的十月初十,乾隆就宣布,所有因罪被革除宗籍之人的子孙,全部恢复宗籍。

同样还是在这个月,乾隆十几天内就连续释放了15位在雍正朝被圈禁的大政治犯,这其中就包括老十允䄉和老十四允禵。这还不算完,乾隆又在之后的半年里,释放了大量的“八爷党”旧臣。

不过有的观点会认为乾隆的这一系列操作不能叫“翻案”,这只能叫作“宽大处理”,因为这些政治犯的罪名,乾隆仍旧都还保留着。但乾隆的这个做法对雍正的伤害是很大的。被释放的这些政治犯,大概率会在私底下发一种特别经典的牢骚:我们当初根本没做错什么,我们当初要是真做错了,他儿子为什么要把我们放出来呢?

不过乾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其好处太明显,他可以轻易地获得宗室内的广泛支持。可乾隆觉得光有宗室的支持还是不够。乾隆元年(1736)二月,他又宣布:

无论士民,均应输纳。至于一切杂色差徭,则绅衿例应优免。(《清高宗实录》卷一二,乾隆元年二月初四日)

于是,在雍正朝通过极其暴烈的手段才勉强推广开的“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在乾隆上台后不到半年,就变成了“官绅只纳粮,不当差”了。

目前为止,乾隆的政治收买仍然没有结束。与当初雍正一上台就追缴各省的亏空不同,乾隆继位后不久就宣布:为了彰显新朝新气象,各省目前存在的亏空全部平账,朕不查了。而且乾隆还进一步修改了对贪污官员的量刑标准,他规定:

数满千两以上者,照例拟斩监候。其一千两以下,照律杂犯准徒。遇赦,则数逾万两者,不准援宥;万两以下,俱准赦免。

贪污1000两以上死缓,贪污1000两以下有期徒刑;只要贪污不满1万两,遇到大赦天下,官员还有机会被无罪释放。可雍正活着时,他对贪污犯又是什么样的量刑标准呢?

其从前数满三百两,拟斩;及一千两以上,不准援赦之例。

不还价,满300两死缓,1000两以上杀无赦。而乾隆对这些前朝条例的最终态度就是,“请删除从之”。(见《清高宗实录》卷三〇,乾隆元年十一月初九日)

乾隆的这套操作,我们总结下来就是:通过政治翻案,获得宗室内的支持;通过提高待遇,获得乡绅阶层的支持;通过放宽司法,获得官场上的支持。此时,26岁的乾隆上台还不到一年,就获得了远超父亲雍正在执政的13年里通过改革积累下来的声望。

乾隆即位后没多久,民间就出现了一首特别邪门的对比式民谣,“乾隆钱,万万年”。(雍正朝后期出现了“雍正钱,穷半年”的民谣。)令人疑惑的是,是什么样的百姓会在乾隆初年一下子就发财了,以至于说出了“乾隆钱,万万年”这种话。而且在乾隆初年,有些官员对乾隆的吹捧真是令人深感头疼,如“甫数月而囹圄几空” ,夸赞乾隆朝的治安可太好了,监狱里都没人了。那可不就是没人了吗?之前犯罪的,能放就放;之后犯罪的,能不抓就不抓。这乾隆朝的监狱不空,哪一朝的监狱空?

但不得不说,乾隆在通过出卖底层民众和前朝政策来换取政治资本的同时,也保持了高度的政治清醒。对雍正所留下的“密折专奏制度”“军机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养廉银”等维系着政府运转的主体机构和国家体制,乾隆都是全方位继承的,还分别加以完善,以便继续加强自己对整个国家的控制。

可在经历了乾隆式的改革和重塑之后,乾隆真的就能实现他少年时就心怀憧憬的那种“宽仁治国”的理想吗?乾隆朝的未来会走向何处?它真的会带来古代的巅峰盛世吗?

上面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就需要我们从乾隆接下来的道路中去找寻了。

注释1:弘历:《龙翰福先生》诗注,收入《御制诗四集》卷五十八,四库全书本,第9页a。

注释2:弘历:《游狮子园》诗注,收入《御制诗五集》卷九十一,四库全书本,第6页b。

注释3:同上。

注释4:弘历:《避暑山庄纪》,收入《御制文二集》卷十二,四库全书本,第6页a。

注释5:弘历:《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庚戌年原序》,四库全书本,第1页b。

注释6:谢济世:《梅庄杂著》《进〈学庸注疏〉疏》,黄南津、蒋钦挥、廖集玲、石勇校注,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