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 《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史记》之前

中学语文课上,老师就会告诉你:“《史记》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这么一句介绍,意味着什么呢?

人都是会回忆过去的。有些事情,想起来就甜蜜;有些事情,是很宝贵的经验,记在脑子里,以后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还有些事情,当初是一起经历过的,你记得我也记得,一起回忆,彼此间的距离就能拉近很多。

个人是这样,国家、民族也是这样。虽然习惯上历史被认为是过去发生的事,但实际上,一个国家的共同记忆,才是历史。历史是伟大雕塑,而没有经过遗忘加工的过去,只是雕塑的材料而已——当然,现代历史学家在努力改变这一点,这种努力的结果之一,就是让历史学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没有历史的国家,是没有凝聚力的。重点倒不是历史长短,而是历史叙事是否有力量。所以美国短短二百多年历史,当年那些让美国伟大起来的美国人,也一定要赋予自己的国家“天定命运”这个神奇的使命;全世界的美国爱好者,也要把美国的开国总统描述成一个具有超卓人格的伟人。

中国的历史特别绵长,疆域特别广大,人和事头绪繁多,怎样把过去的事情写下来呢?是一件非常高难度的工作。, 《史记》之前的历史书,最主要有两种。

一种以《尚书》为代表,就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文件。伟大的君主发表了重要讲话,或者他和贤能的大臣们一起讨论问题,这些讲话稿和会议纪要被记录、编辑起来,就成了《尚书》。

这真是些很古老很珍贵的文献,但问题是,第一,很多字句都非常古奥,别说现代人,战国、汉朝的学者,读起来就已经非常吃力,很多理解也近乎瞎猜;第二,就算字面的意思能读懂,但时过境迁,当初那位伟大的圣王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呢?有时也已经不大清楚。

另一种以《春秋》和《左传》为代表。这是编年体的史书,就是把过去发生的事,按照发生的年份,一年一年写下来。

编年体有个好处,就是事情的先后次序很清楚,但坏处是,如果一年里发生事情很多,读起来就会觉得很零碎。好比说,某一年里,山东的粮食大丰收,陕西却发生了大地震,河北一带遭遇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江南的读书人倒写了几篇足以传世的好文章……这些事没什么关联,却都要写在一起,当然会让读者理不出头绪来。

《史记》却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手法,也就是纪传体。

五大块

《史记》分成五个部分,习惯上叫“五体”。

第一个部分,叫“本纪”。本纪是写帝王的,但最重要的作用,却不仅是给帝王写传记。“本”是根本的意思,“纪”可以是记录的意思,也有丝线的总束的意思。所以,本纪就是对关乎国家根本的大事的记录。

在中国古代,帝王是国家的中心,本纪往往写的是:一个帝王在位时,今年发生了什么事,明年又发生了什么事。所以《史记》的本纪部分,实际上就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不过和传统的编年体不一样,他只需要提纲挈领记下最重要的事。其他的内容,都可以分配到史书的其他部分去写,这样比起传统的编年体,历史主线就清楚显豁多了。

第二部分,是“表”,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表格。“表”这个字,本来是“明显”的意思。大家很可能都有经验,写在文章里很夹杂的事,排列成图表,就变得一目了然。

第三部分,是“书”。司马迁选了八个关系到“国家大体”的主题,写了八篇论文。

第四个部分,叫作“世家”,从字面上说,世家就是权力世代相传的家族。司马迁说,天子治理国家,离不开大贵族的帮助。这些大贵族,就像天上的二十八宿,拱卫着北极星一样;也就像车轮上的辐条,都围绕着车轮的中心一样。

当然,秦始皇一统天下,这是中国社会一个天翻地覆的大变革。从此之后,中国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权力世袭的大贵族了。所以《史记》的世家,以《孔子世家》为界,前后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文章。

《孔子世家》之前的世家,都是诸侯国的编年体历史记录,和人物传记的写法是截然不同的。但从《孔子世家》开始,世家大多就是些大人物的传,写到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只是附带提及而已。

所以后来班固写《汉书》的时候,就干脆把“世家”取消了,统统都并入列传,应该说,这是根据汉朝的历史实际做了非常合理的调整。举例说,萧何、张良、韩信是刘邦钦定的汉初三杰。按照《史记》的体例,前面两位是大功臣,所以是世家,韩信因为被安上了造反的罪名,就只能进列传。但假想一下,如果灭掉项羽后不久,韩信就病死了,那么就没有后来的事,以他功劳之大,也是要进世家的。这样偶然性就太强了,倒不如像班固那样,统一都是列传,省心。

第五个部分,叫“列传”。出身不算高贵的杰出人物,事迹值得罗列展开说一说,好流传后世,这就是所谓列传。但列传并不仅仅是写这些人。今天学历史,中国史和外国史当然是分开的,但按照当时的观念,“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外国。中原王朝之外族群的历史与生活,司马迁也义不容辞要写下来。所以《史记》里也有《匈奴列传》《朝鲜列传》等等。

这样五个部分,分开来看很好看,尤其是很多人物传记,生动有趣得像小说一样。合起来,又是一部有主线有细节,有专题有深度,能够全面反映历史风貌的历史书。所以,纪传体真是一种特别适合记录中国历史的史书体裁。后来写历史的人,自然而然就都学习司马迁的这种写法,于是有了《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史记》一起并称“前四史”,以至于十七史、二十四史这样一个浩瀚的序列。

五大段

《史记》牵涉到的这三千多年历史,按照年代先后,可以分成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黄帝到西周灭亡。黄帝活动的年代说不清,大概是公元前第三个千纪(前3000-前2001年)的中期,就是说,司马迁距离黄帝,比我们距离司马迁还远。西周灭亡是在公元前771年,距离司马迁也有六百多年。

这一段历史,很多事情都虚无缥缈。《史记》的写法,是力求简明扼要,把传说中很多神话色彩浓郁的内容都过滤掉了,并且在叙述事件的过程里,寄托了很多天下兴亡的道理。

这部分讲的事情当然不一定是真的,但仍然很重要。就好像,诸神是不存在的,是人类想象的产物。但有的民族相信神,相信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却会对他们的行为发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古代中国人不怎么信神,但相信历史中包含着深刻的警示和教育意义,所以把最古老的历史讲述成什么样子,却是关系到中国人的人生态度的。

第二个阶段也就是一般所谓的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这个时代的主题是诸侯争霸,就是几个强大的诸侯国,争着想当各国的领袖。换句话说,大国不一定想把小国给吞并掉,一统天下,更是谁都不敢想。

这个时代最引人瞩目的人物,是各诸侯国的贵族,许多国家都被贵族把持着军政大权。当时的大多数贵族骄奢淫逸,专横跋扈,但也有许多杰出人物,他们能文能武,多才多艺,笃思明辨,谈吐优雅,足智多谋,勇于担当。即使到今天,对怎样成为一个高贵优秀的人,也有许多启发。

第三个阶段是战国时代(前475年-前221年),这个时代的主题是富国强兵。和春秋时代大国之间只是争个高下不同,这个时代国与国之间,都是关乎生死存亡的竞争。

这是一个残酷的、血淋淋的时代。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几十万人被动员起来,无法再过正常的生活,失败可能遭受大屠杀的命运。

但这也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创造力的时代。卿大夫阶级的贵族,表现不再像春秋时代那么耀眼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士”的阶层。有的士人是没落贵族,有的却是受过教育、渴望成功的平民。他们同样精力旺盛,才智过人。士人是流动的,从一个国家跑到另外一个国家,或者从一个卑微的阶层一跃而成为一个国家最有权势的人,然后又从荣耀的巅峰陨落。有的士人不顾一切追求个人成功,有的却企图找到解决世界苦难的办法,还有人只想做最自由的自己……不管怎样选择,他们都有了多姿多彩的人生,也成就了《史记》里格外动人的篇章。

第四个阶段,是从秦朝建立(前221年)到刘邦去世(前195年)。这是中国历史最重要的一个关节点,一种新的政治制度被发明出来:理论上,应该有一个至高无上,权力无远弗届的皇帝,和一个不论出身,只要有能力就可以进入的官僚集团。皇帝和官僚之间有斗争,但更主要是合作共谋,实现了对整个国家的控制。

这个阶段里,大事件特别密集。秦始皇不断有改天换地的新政策出台不必说了,《史记》有十表,大多数是年表,只有秦楚之际,却是月表,就是那段时间里,每个月都有关系到天下命运、必须要记下来的事。

这个年代距离司马迁生活的时代已经非常接近,司马迁为这个时代的人物立传,自然也就有更丰富的细节,更精妙的刻画。从历史的角度说,《史记》里保存了许多相当接近现场的史料;从文学的角度说,《史记》这部分,几乎每一篇都是叙事文的典范。两千多年来的读者,有人特别崇拜项羽嫌弃刘邦,有人却刚好相反,还有人格外敬佩和同情韩信,又有人觉得张良的人生最使人神往……这恰恰说明,《史记》特别丰富,不给你灌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之类的概念,却展示出万神殿一般璀璨的英雄群像。

第五个阶段,是刘邦去世之后(前194年)到汉武帝太初(前104-前101年)年间,也就是西汉的前半段。后来中国的历代王朝,大致都是一个抛物线的轨迹:在战争的废墟上建立,然后国力逐渐恢复、发展,终于到了盛世,然后就开始在内部的奢华腐败和对外的盲目扩张中耗蠹国力,于是由盛转衰,之间虽然可能经历几次反复和重振,但终究大势所趋,难逃灭亡的命运。

司马迁是这个时代的亲历者。后来的历史学家有旁观者清的优势,也许对历史大趋势的把握,可以比司马迁更准确,但《史记》的这部分内容,那种现场感却是后来的史书无法比拟的。他真诚地为国家的强而高兴,也发自肺腑地为英雄人物遭遇不幸的命运而痛心,对汉武帝时代酷吏政治造成的恐怖气氛和民不聊生,《史记》许多地方文辞隐约,似乎有无数话想说而说不出口。

差不多也就在西汉帝国走到它历史拐点的时候,《史记》戛然而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