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萧墙夺嫡:四阿哥胤禛的登基之路 11

其余皇子:夺嫡局外的人生(二)

让我们来说一说老十五、老十六和老十七。虽说这三位是夺嫡之外的吃瓜人员,但其实在他们中间,有一个隐形的“四爷党”和一个疑似“八爷党”。

一、老十五胤禑:庸碌无为的“小透明”

老十五胤禑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他是全程都没有参与夺嫡的。

首先在年龄上,他和哥哥们出现了断层。别看他排行十五,和夺嫡九子中年纪最小的老十四就差一个位次,但他比老十四胤禵小5岁,比老大胤禔更是小了21岁。这种年龄上的差距,先天就决定了他其实是不可能参与夺嫡的。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老十五的母亲是汉人王氏,王氏的父亲,就是苏州的一个普通知县,没什么背景。(“密嫔王氏,知县王国正女。” )目前,学者的普遍推测是,王氏应该是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皇帝南巡时被康熙看上了,并带回了宫中。用一句话来形容王氏的话,那就是姿色好、地位低。

为什么说王氏姿色好呢?因为她是第一个被康熙从宫外带回宫中的汉家女子。同时,王氏仅用了8年的时间,就接连生下了老十五、老十六和老十八三位皇子。可见康熙一定是非常宠爱王氏的,除了姿色的优势,我们想象不到其他的原因。王氏地位低就更明显了。一般来说,旗人出身的妃子哪怕只生了一位皇子,就可以给封号了,比如乌雅氏,刚生完老四,转年就被封为了德嫔。但汉人出身的王氏,连续生了三位皇子,最终拖了17年,才被补封为密嫔。可见在那时,重满轻汉的思想还是很严重的。

因此,王氏的三个儿子,老十五、老十六和老十八,从年纪和出身方面考虑,都不可能参与夺嫡。尤其是老十五,他不但先天不具备优势,后天的能力也很平庸,他一辈子承担过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康熙驾崩后给康熙守陵。而且他的身体还很弱,年仅39岁就因病去世了。以至于老十五堂堂一位皇子,在《清史稿》中的生平记述,只有短短50字。

愉恪郡王允禑,圣祖第十五子。康熙三十九年,从幸塞外。自是辄从。雍正四年,封贝勒。命守景陵。八年,封愉郡王。九年二月,薨,予谥。(《清史稿·列传七·愉恪郡王允禑》)

他是特别没有存在感的一个人。

二、老十六胤禄:能文能武的通透王爷

而与老十五不同,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老十六胤禄,就凭借着个人能力刷满了存在感。

因为母亲王氏的汉人身份,老十六一开始就没想着夺嫡,便把热情全都投入学习中了,而且学的还都是那种很讲究天分的学科,比如数学和音乐。《清史稿·列传六·庄恪亲王允禄》中记载:

允禄精数学,通乐律。

那水平如何呢?在数学方面,老十六编辑过清朝的数学名著《数理精蕴》 ,因为有外国传教士的参与帮助,这本书还涉及了当时大量的西方几何学和代数学的内容。

在音乐方面,文艺青年老十六不但精通中国乐理,还向意大利传教士德理格·佩德里尼(Teodorico Pedrini)学习过西方乐理。按德理格自己的说法是:“至于律吕一学,大皇帝犹彻其根源,命臣德理格在……皇十六子殿下前,每日讲究其精微。”

不过,老十六最强的其实是武艺,在诸多皇子中,他个人的战斗力应该是出类拔萃的。

有一个听起来特别传奇的故事,说是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的冬天,康熙带着老十六等若干皇子外出围猎。按相关记载是:

十二月初四日上至喀尔沁吉鲁克处行围,遇虎。命(胤禄)提枪刺之,正中虎胃,虎被刺,愤噬枪柄而毙。

近身战,单枪杀虎。仅就此次战绩而言,老十六应该是雍正这些兄弟中最能打的了,没有之一。

就是这样通数学、晓音乐,还武艺高强的老十六,他却很可能是康熙朝晚年间一个潜在“四爷党”。证据有三:

第一,在康熙驾崩的当天夜里,雍正除了安排老十三和隆科多一起负责城内的安保工作,还专门让老十六负责宫廷的守备工作。

十六阿哥允禄,……肃护宫禁。(《清世宗实录》卷一,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这应该说,能做这种安排,那雍正对老十六可就不是一般地信任了。

第二,康熙驾崩仅仅两天之后,雍正就命老十六署理内务府总管,全面负责皇家的各种事务。

第三,雍正授老十六庄亲王爵,这件事甚至在雍正朝当年饱受非议。雍正元年(1723)正月十一日,和硕庄亲王博果铎 去世。“庄亲王”,这个王爵就是赫赫有名的清朝开国的八大铁帽子王爵 之一,世袭罔替,数清朝最牛、最硬气的爵位。可博果铎没有儿子,他死后,庄亲王爵后继无人。这就需要雍正敲定到底由谁来继承这顶铁帽子。当时所有人都觉得,这顶铁帽子应该给博果铎亲弟弟的儿子,也就是他本人的亲侄子爱新觉罗·福苍,因为他俩的血缘关系是最近的。但雍正却力排众议,把这顶铁帽子给了老十六。

朝野大乱。因为按血缘远近来看,如果老十六可以继承,那小半个爱新觉罗家族的人都可以,更不用说老十六的母亲王氏还是汉人,这老十六怎么就能成了满洲的铁帽子王了呢?皇族内顿时议论纷纷。最后,雍正受不了舆论的压力,出来辟谣道:

外间匪类,捏造流言,妄生议论,谓朕钟爱十六阿哥,令其承袭庄亲王王爵,承受其家产。朕为君上,多封诸弟数人为亲王,何所不可,而必借承袭庄亲王,以加厚于十六阿哥乎?(《清世宗实录》卷四,雍正元年二月初十日)

雍正的意思是,他是皇上,他完全可以直接给弟弟们封亲王,没必要去抢庄亲王这顶铁帽子,更没必要对老十六偏心眼。

雍正的解释实在太苍白了。因为一般的亲王和铁帽子亲王那是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之上的;而且在雍正朝能从一个什么爵位都没有的平头阿哥直接加封成亲王的,一共就俩人,一个是老十三允祥,封了怡亲王,另一个是老十六允禄,承袭了庄亲王。

基于以上的种种迹象,一个大胆的猜测就是,老十六极有可能在康熙朝晚期就已经暗地里加入了老四的夺嫡集团。这还体现在老四登基后,他和老十三、老十六三个人之间的分工特别明确。老四雍正是皇上,抓全盘,设计改革方案;老十三出任总理事务大臣,负责解决朝堂的外部业务;老十六则是先后接手了内务府和宗人府,负责解决皇族的内部事务。

这一套安排下来,要说他们三人此前没有暗通默契,其实是让人难以相信的。我们只能说,老四对自己的政治班底的控制,要比老八好太多了。像是老九和老十四,二人就差把“八爷党”三个字刻在脑门上了。但老四这边,却一直风平浪静,没有任何明显的波澜。

而哥仨的配合,最终在雍正八年(1730)五月初四,因为老十三的去世而终止。当时雍正伤心过度,一病不起,就由老十六允禄出面主持他十三哥的丧礼。但8天后,老十六就突然上奏,弹劾老三诚亲王允祉:

臣等奉命办理怡亲王丧事,所见齐集人员,无不衔哀垂泣。独诚亲王允祉,当皇上亲临回宫之后,迟久始至;迨宣读皇上谕旨之时,众皆呜咽悲悌,而诚亲王早已回家;且每日于举哀之时,全无伤悼之情,视同隔膜。请交与该衙门,严加议处。(《清世宗实录》卷九四,雍正八年五月十二日)

“该衙门”是哪个衙门?那不就是老十六主管的宗人府吗?于是,愤怒的雍正即刻下旨,让老十六召集宗人府各级王公及官员,议定老三的种种罪行。我们有理由怀疑,就是在这个时间点上,因为老十六要忙着给老三定罪,所以丧礼这边缺了人手,雍正才临时找老十二允祹过来帮忙,且因为差事干得不错,老十二在当月月底被恢复了郡王爵位。

但老十六给老三定罪,这事仔细一想还是挺难的。罪定轻了,雍正心里肯定不解恨;罪定重了,雍正好面子,怕别人说他刻薄。那该怎么办呢?老十六来了一手绝招。

按说事件的导火索,无非老三违反了丧礼的规制,但老十六最后愣是花样罗织罪名,扣各种大帽子,相当无厘头。比如:

我皇上宵旰勤劳,……谕以勤政忧民诸事。而允祉漫不乐闻,……此其欺罔不敬之罪一也。(《清世宗实录》卷九四,雍正八年五月二十四日)

这个罪名说的是,雍正熬夜工作很辛苦,但老三听闻后没有主动安慰雍正,这就属于欺君和大不敬之罪。最后,老十六就这么东拉西扯,给老三凑出了10条大罪。那定完罪,老三又该怎么处理呢?老十六给出的处理意见是:

应将允祉削去和硕亲王,革退宗室,即行正法。(《清世宗实录》卷九四,雍正八年五月二十四日)

好家伙,他要杀了老三。

可这能杀吗?万万不能。老十六如此给老三定罪的意思实在是太明显了。四哥您看见了吗?恶人我来当,骂名我来背,剩下的就看您的表演了。雍正在看到处理意见后也是“一脸痛苦”,那到底是朕的三哥,允禄你不能这样!雍正批复道:

朕心有所不忍,姑从宽曲宥。将允祉革去亲王,其如何拘禁之处,候朕另降谕旨。(《清世宗实录》卷九四,雍正八年五月二十四日)

还是要留条性命,把老三革爵、圈禁就行了。

可这件事我们反过来想,老三一个亲王,只是违反了丧礼规制,最后却被判了个无期徒刑,革除王爵,圈禁到死,这怎么看都是极为狠辣、严酷的处决。可经老十六上来就先定死罪这么一番折腾后,最后倒显得雍正还算是心胸开阔的。

老四和老十六兄弟间的配合,果然是默契的。

最终,雍正十三年(1735),在雍正驾崩前,他还安排老十六去给弘历当辅政大臣。不过,雍正可能隐约能猜到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专门留下遗诏,嘱咐弘历:

庄亲王心地醇良,和平谨慎,但遇事少有担当,然必不至于错误。(《清世宗实录》卷一五九,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

朕的十六弟人很好,他心地善良,待人温和且个性谨慎,将来即便出了问题,那也一定只是因为责任心不足,他绝不会有大过错的!

可能是因为有老爹的遗诏在,所以乾隆后来尽管找碴儿、敲打过老十六几次,但都没有给过特别大的处罚。而老十六活得也很通透,早早就向乾隆辞掉了辅政大臣的职务,不问政事,研究个人才艺去了。乾隆开心了,老十六自己也开心了。乾隆七年(1742),老十六先是到内务府的“律吕正义馆”报到,每天唱歌、编写乐谱去了;又过了6年,乾隆十三年(1748),54岁的老十六又跑去国子监教数学了;偶尔技痒时,老十六还会去武举考试中当个考官,考察考察后辈人的武艺。

有的时候乾隆计划出去游玩,他会安排老十六在京城临时负责看家,总揽事务。至于为什么会安排老十六看家呢?原因很简单,老十六作为一个不贪慕权力的前辅政大臣,在地位、能力方面都镇得住场子,性格品行方面也让乾隆很放心,更何况他还是雍正生前最依赖的人之一,留他看家最合适不过了。实际的情况就是,自雍正八年老十三死后,老十六不管是在雍正朝还是在乾隆朝,他的政治地位都称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老十六最后优哉游哉地顶着自己的铁帽子,活到了乾隆三十二年(1767),享年73岁。之后,铁帽子王世袭罔替,他的孙子永瑺又成了新一代的庄亲王。

老十六的一辈子,活得岁数长又有质量。年轻时单枪杀虎,可谓青年英雄;人到中年,在雍正朝大权在握,还没有老十三那么劳累;晚年在乾隆朝,两手一摊不问政事,爱玩啥玩啥,大家还都得敬着他。最关键的是,他还赚了一顶铁帽子,世代承袭。另外,看过前文后羡慕老七娶了7个老婆的朋友,在此请冷静,老十六一辈子娶了10个老婆,生了19个孩子,10男9女。什么叫人生赢家?大概老十六就是了。

三、老十七胤礼:“气体清弱”的胆怯弟弟

老十七出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他比老四雍正小了19岁,在康熙朝默默无闻,本来应该是“九子夺嫡”之争的纯看客,但他曾经差一点就被雍正当成“八爷党”的一员给清算掉了。

事情的起因有两个。一是在身份上,老十七的老丈人是“八爷党”的核心人物阿灵阿,因此,在雍正眼里,老十七他就有结党的重大嫌疑。更重要的是第二点,在行为上,老十七有一个“西直门夜奔事件”缠身。在康熙驾崩的当天夜里,老十七本来是在皇宫里值班的,可听闻康熙驾崩的消息后,他就连忙赶往畅春园,结果,老十七就在西直门大街撞见了时任九门提督的隆科多。接下来发生的事非常诡异,老十七在听到老四胤禛继位的消息后,他的表现是:

神色乖张,有类疯狂。闻其奔回邸第,并未在宫迎驾伺候。

老十七非但没有去迎接雍正,反而跑回家躲起来了。

据雍正回忆说:

朕闻之甚为疑讶,是以差往陵上暂住以远之。

他当时就觉得不对劲,想把老十七直接扔到景陵看坟去。之所以没这么干,是因为老十三允祥拦了一把,他说老十七“居心端方” ,允礼这孩子其实人不错,只是年纪小,有点慌神才这样,四哥千万别多想。

在老四和老十三的关系中,最有意思的一点就是老四对老十三的无条件信任。老十三说老十七没问题,人不错,老四非但不怀疑了,反而开始不断加封。仅在雍正元年,老十七先是在四月被加封为了郡王,并兼管理藩院;五月,又被任命为右翼前锋统领;七月初,兼管正黄旗蒙古都统,七月底,代管镶蓝旗汉军都统;九月,雍正恩赏了一万两白银。恩赏还没完,转年五月,老十七又加管了镶红旗满洲都统。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老十七就从一个差点要去看坟的平头阿哥摇身一变,成了手握三旗都统兼管理藩院的小王爷了。老十三的一句话,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了老十七的人生走向。

只可惜,虽深受皇恩,手中握有如此之多的权力,但老十七的身体状况堪忧。雍正六年(1728),雍正加封老十七为亲王时就说过:

王微有弱疾。(《清世宗实录》卷六六,雍正六年二月初五日)

这一年,老十七才32岁,而且他的身体状况很可能也不止“微有弱疾”这么简单。证据是老十七他只娶过两个老婆,而生过的两个孩子也都早早夭折了。此后,老十七就没有再娶了,也没有子嗣,绝后了。如此来看,老十七的身体状况,大概问题相当严重。

大家可能不了解的是,老十七是一个狂热的藏传佛教徒。据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学者那仁朝格图在《果亲王允礼以及蒙译伏藏经》一文中的考证,老十七本人不但翻译过大量的藏传佛经,还曾与西藏活佛七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缔结了深厚的友谊。两人的会面应该是在雍正十一年(1733),当时和老十七一起出行的,还有一个叫章嘉·若贝多杰的人,在他写的《七世达赖喇嘛传》中,曾这样描绘老十七和七世达赖分别时的场景:“亲王将此哈达高高举起,……显出极大敬信和不忍离别之态,流着泪水,一直回视喇嘛,直到看不清身影。”

就老十七这样一个胆子小到在西直门夜奔,身体弱到没有子嗣,潜心佛法的一个藏传佛教徒,他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多年以后有人会在影视剧中让他为了爱情给他的四哥戴了“绿帽子”吧。

《甄嬛传》中老十七被雍正赐毒酒而死的桥段,也是虚构的。因为历史上,雍正才是死得更早的那一个,而且他临终前还对老十七关心有加,嘱咐弘历说:

(允礼)平日气体清弱、不耐劳瘁。傥遇大事,诸王大臣当体之。勿使伤损其身。(《清世宗实录》卷一五九,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

而乾隆继位后也的确对老十七照顾有加,他特别恩准老十七:

或天气晴暖时,随便入见。所有应办事宜,即在邸第办理。(《清高宗实录》卷七,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十九日)

十七叔,您这个工作,啥时候天气好啥时候来上班,您平常居家办公就行了。但老十七的身体实在太弱了,即便如此养着,他也只撑到了乾隆三年(1738)就因病去世了,年仅42岁。

他的丧礼倒挺不错,是由老十二和老十六两个“专业人士”联手主持操办的。

注释1:见《清朝文献通考(二)》卷二百四十一,《带系三》,考七〇〇四,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注释2:编纂于康熙年间的算书,是《律历渊源》的第二部分。《数理精蕴》共53卷,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明末以来传入中国的西方数学和当时流行的传统数学。

注释3:见马国贤:《清廷十三年:马国贤在华回忆录》附录《康熙朱笔删改德理格马国贤上教王书稿》,李天纲译,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藏本,第150页。

注释4:出自第五代庄亲王后人所整理的皇十六子胤禄虎枪铭文,见郭招金:《末代皇朝的子孙》,团结出版社,1991,第260页。

注释5:爱新觉罗·皇太极第五子之子。

注释6:铁帽子王是清代对受封王爵并得以世袭罔替者的俗称。清初加世袭罔替者有睿、礼、郑、豫、肃、庄六亲王及克勤、顺承两郡王,俗称“八铁帽子王”。

注释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起居注册》(第五册),雍正八年五月初九日,中华书局,1993,第3624页。

注释8:同上书,第3624页b。

注释9:同上。

注释10:章嘉·若贝多杰:《七世达赖喇嘛传》,蒲文成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