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身一人的人际关系

大前辈吉武辉子女士曾对我说:上了年纪后,比起有钱,更重要的是有人脉。这句话让我受益匪浅。我查了查,“有人脉”的说法最早出现在金森TOSHIE女士的《有钱,不如有人脉·有朋友》(domesu出版,2003年)一书中。

话说回来,不知道“有家人”的说法是否也有来源。

我向来乖僻,即使“有家人”也会立刻把家人排除在外。有的人过度依赖家人,一旦失去,反而会变得孤独。晚年丧妻后闭门不出的家父便是一例。

因此,“有家人”跟“有人脉”不同。即使没有了家人,还有家人之外的人脉:一群名为朋友的人。

首先提出“草食男”一词的深泽真纪女士写过一本《避免自我损耗的人际关系维系法》(光文社,2009年)。见到她本人的时候,她告诉我,这是她对我那本《一个人的老后》的回答。

深泽女士说:“朋友是‘人际关系的高级阶段’。”还说她想告诉我,“上野女士虽然建议大家去建立人脉,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哦。”确实如此。不同于夫妇和恋人,朋友关系里没有角色,也没有固定形式。对待再亲密的朋友也要有礼貌,还要把握彼此间的距离,不能肆无忌惮。对待朋友也需要尊敬和顾虑。根据友情深浅的不同,彼此间的距离也有所差别。如此想来,总是贸然干涉对方隐私的家人关系,在旁人眼里就有些野蛮了。其实家人之间,也是需要礼貌和距离的吧。

她说,因为形容朋友关系时使用了“维系”一词,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反对者表示:“所谓朋友,就是无论多少年没见,再见面还是跟从前一样亲近啊!”

我却不这么认为。多少年都没见面,意味着不见面也无所谓。在你的人生中,早已没了对方的位置。你不需要对方,也不被对方需要。仅此而已。如果是重要的朋友,必然需要相应的维系。

也有人说:“真正的朋友,大概就是学生时代的朋友吧。成年以后就交不到朋友啦。”恰恰也是这些人会抱怨,“跟学生时代的朋友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偶尔见面,也没什么能聊的话题咯”。

聊不来的人,不能称之为朋友。曾经的朋友,也未必永远都是朋友。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人会变,关系也会变。

人是会变的生物。每个转折点都会有不同的邂逅,产生不同的需求。有时候需要彼此切磋、互相刺激的朋友,有时候也需要相处起来轻松、惬意的朋友。所以我觉得,无论到了什么年龄、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都要会交朋友。因为“有需求才有创造”。

况且朋友的益处,就在于数量不限。虽然不知为何,每个人只能有一个恋人或丈夫,但朋友的数量却没有上限。多一个朋友,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朋友的友情会减少。非但不会,如果我很喜欢的朋友跟另一个我喜欢的朋友成了好友,我也会很高兴。如果介绍两人认识的是我,喜悦还会翻倍。

若是有朋友告诉我“之前我和裕子一起去旅游啦”,我虽然会不满地抱怨“哎呀,真不甘心,你们该叫上我一起啊”,但很快又会提议“那下次我们三个人一起去泡温泉吧”。如果换成男女三角关系,对话就不成立了。

因为单身的朋友们都没有家人,所以非常明白朋友的重要性。因此会努力地、有意识地结交朋友,重视朋友。即使有自己的家庭,一旦孩子自立、丈夫去世,最后留在身边的也只有朋友,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