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

7月16日早上,钟表的指针快要指向5:29,前来观察核试爆的科学家越发局促不安。所有人的眼睛都紧盯着一座100英尺高的铁塔顶部。这座铁塔耸立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陆军航空兵基地的偏远地区,距离设在掩体内的控制中心以北1万码。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原子弹试爆即将发生的地点。原子弹的个头与大众汽车一样大,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插满天线的大铁球。这枚原子弹名叫“瘦子”,是内爆式的钚弹,使用的是汉福德反应堆浓缩的钚元素。

由于雷电天气,原定于凌晨4:00的试爆已经延后一个多小时。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有必要继续延迟试爆。然而,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罗伯特·奥本海默博士十分淡定,天气也开始好转。

倒计时进入最后几秒,奥本海默“紧张起来”,“几乎上不来气儿”。当发令员大声喊出“引爆!”的口令时,奥本海默抱着立柱保持站立并盯着正前方。

一道巨大的亮光“相当于好几个正午的太阳,一团如蘑菇状的巨大火球冲上1万英尺的高空,然后亮度才开始减弱”;紧接着又传来“爆炸的低沉咆哮”。阿尔伯克基、圣菲、埃尔帕索以及方圆180英里之内的许多地方的人都看到了这团火球。爆炸的巨响也传到了100多英里以外的地方。随后,爆炸产生的大量烟尘形成了一片带着巨大力量“向上翻滚的”乌云,“只用了几分钟就上升到4.1万英尺的高空,抵达亚平流层”。铁塔所在位置只剩下一个直径1 200英尺、坡度平缓的巨大弹坑,“所有的植被都消失得无影无踪”。铁塔已经“蒸发了”。

一名目击者对爆炸的描述是“前所未有、宏伟壮丽、惊天动地、令人胆寒”。整个大地都被“金色、紫色、蓝紫色、灰色和蓝色”的光芒照亮,一派清晰美丽的景象难以形容。三十秒后,一股“气浪猛烈地冲击着人们和物品,紧接着又传来强烈、持续、可怕的巨响,仿佛警告着世界末日降临,让我们感到自己的渺小”。

看到原子弹引爆后,奥本海默“紧张的神情一扫而空,变得一脸轻松”,但是站在掩体后边的许多观察人员都“被爆炸的冲击波击倒”。室内紧张的气氛消失了,在场的科学家纷纷相互祝贺。一位参观试爆的准将写道:

每个人都感觉到,“没问题了!”无论现在发生什么,大家都知道这个看似不可能的科研任务已经完成了。核裂变再也不会深藏在理论物理学家的梦想之中了,而是在诞生的那一刻就展现出几乎所有的威力。作为一种全新的巨大力量,核裂变既可用来行善,也可用来作恶。掩体里所有的人都感到,凡是参与原子弹研发的人都应当奉献自己的生命,以确保原子弹用于正义的事业。

为原子弹研发“极其特殊的爆炸装置”的基斯佳科夫斯基博士(Dr Kistiakowsky)是一个“性格冲动的俄罗斯人”。他一把抱住奥本海默,不停地大笑。那位准将写道:“几分钟之内,所有压抑的情绪全都释放出来了,所有人似乎都马上意识到,试爆结果远超科学家最乐观的预期和最狂热的希望。所有人似乎都感觉到,他们见证了一个新时代,即原子能时代的到来。”此外,他们全都感到,“不管发生其他任何事情”,美国现在已经获得了“迅速结束”太平洋战争的手段,能够“拯救成千上万美国士兵的生命”。

杜鲁门总统与随行人员乘坐奥古斯塔号(Augusta)重型巡洋舰,经过九天“愉快”的航程横渡大西洋,于7月15日抵达比利时首都安特卫普。之后,一行人乘机前往柏林加图机场。杜鲁门在机场见到了亨利·史汀生、海军上将金以及一名苏联代表,并在检阅了绰号为“车轮上的地狱”的美国陆军第二装甲师的仪仗队后,乘车前往位于距离机场不远的巴伯尔斯贝格镇(Babelsberg)的临时居所。那是一座舒适的“灰泥饰面的三层建筑”;这之前是德国电影业巨头的居所,在杜鲁门入住后被称作“小白宫”(虽然居所外墙使用的是黄色涂料)。

7月16日上午,英国首相登门拜访。这是二人的首次会面。杜鲁门对丘吉尔印象深刻,他后来写道:“丘吉尔是一个为自己的祖国和盟军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我与他一见如故。他向我打招呼的方式非常坦率诚恳。”尽管他们没有就会议的细节进行任何讨论,但杜鲁门还是告诉丘吉尔,他准备了一份议程,并且询问丘吉尔是否也准备了议程。

“没有,我不需要议程。”丘吉尔答道。

杜鲁门原定与斯大林的会面被推迟到第二天(美方后来才知道,这位苏联领袖的心脏出了点儿小问题),于是他整个下午都在柏林观光。当乘车经过位于威廉大街上被夷为废墟的德国总理府时——希特勒总是在这里向纳粹党的支持者慷慨陈词,杜鲁门有感而发:“这就是不自量力的下场。”

当天晚上,杜鲁门晚餐后正在喝咖啡,突然被告知,史汀生和马歇尔将军正在赶来的路上,要讨论一个重要的问题。杜鲁门在二楼的办公室接见了他们。刚刚被任命为国务卿的吉米·伯恩斯也在场。史汀生把他的特别助理、过渡委员会成员乔治·L.哈里森(George L.Harrison)从华盛顿发来的一份电报交给杜鲁门。电文如下:

今早已做完手术。诊断尚未完成,但结果似乎令人满意,已超出预期。消息传得很远,当地媒体需要发布新闻。格罗夫斯医生很高兴。他明天返回。有新消息我会另行通知。

杜鲁门和伯恩斯喜出望外。他们终于等到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原子弹试爆取得成功。史汀生还汇报了另一条好消息:日本似乎向苏联发出求和试探,但消息的可靠性还有待证实。无论消息真伪,时机已然成熟,可以按照他们在杜鲁门临行前讨论的结果,向日本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如果日本置之不理,那么美国政府就可以让日本人领教他们新式武器的“全部威力”了。

7月17日,杜鲁门首次见到斯大林。他对这位苏联领导人矮小的身材感到惊讶——“斯大林的身高在165到168厘米之间,但他对会谈结果总体上还算满意”。杜鲁门写道:“斯大林似乎心情很好,他彬彬有礼,在准备离开时对我说,他很高兴能登门拜访。”当天晚些时候,杜鲁门与斯大林在波茨坦会议第一次会议的会场塞西林宫(Cecilienh of Palace)再次会面。这是一座四个侧厅环绕着一处庭院的两层褐石建筑。然而,直到7月24日,他才“轻描淡写地”对斯大林说,美国拥有一种“破坏力非同寻常的新式武器”。斯大林似乎并不是很感兴趣,只是这样回应:他很高兴得知美国拥有这种新式武器,并希望美国“能在对日作战中把它派上大用场”。

丘吉尔从一开始时就知道“曼哈顿计划”。7月17日,他从史汀生口中得知原子弹试爆成功的消息。他毫不怀疑,只要有助于结束战争,原子弹就必须使用。他后来写道: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形成了通过大规模轰炸、大规模部队登陆作战进攻日本本土的想法。我们已经考虑到,崇尚武士道的日本人必将在激烈的战场上乃至每个山洞和防空洞里拼死抵抗。冲绳岛战役的景象在我头脑中历历在目:数以千计的日本士兵宁死不降,在指挥官切腹自尽后,排成一排用手榴弹自杀。想要粉碎日本人的抵抗,也许要付出阵亡100万美军、50万英军的代价;如果我们能走到那一步,伤亡肯定会更多,因为我们已经下定决心分担这痛苦的代价。现如今,所有一切噩梦般的景象都烟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只需一两次剧烈的爆炸,就可以结束整场战争。这似乎十分合理,让人眼前一亮。

现在,摆在杜鲁门及其顾问面前的只有两个问题:最后通牒应当如何警告日本政府?如果日本政府不予理睬,那么日本的哪些城市该成为目标?关于第二个问题,杜鲁门同意过渡委员会的意见,也认为周围全都是工人宿舍的兵工厂是最理想的目标。他对史汀生说,把原子弹投向“具有重要军事意义的军工中心”符合“战争法则”。许多城市都被纳入考虑范围,包括日本的旧都京都。然而,由于史汀生指出,京都对于日本人来说是地位十分重要的“文化和宗教圣地”,所以它被剔出名单。在征求史汀生、乔治·马歇尔、“哈普”·阿诺德的意见后,杜鲁门批准了最终被选作目标的4座城市:广岛、小仓、新潟、长崎。杜鲁门写道:“选择的顺序是依据这些城市的军事重要性,但轰炸机在执行投弹任务时也应当考虑实际的天气状况。”他在日记中还写道:“我对史汀生说……使用原子弹,要把军事目标、士兵、水兵当作攻击对象,不要伤害老幼妇孺。就算日本全都是野蛮、无情、冷血的狂徒,我们也绝不能对日本的旧都和新都(东京)使用这种可怕的炸弹。”

7月24日,美国陆军战略航空兵司令官卡尔·斯帕茨(Carl Spaatz)上将接到命令:“8月3日之后,只要天气情况允许,就尽快”投掷第一颗原子弹。杜鲁门告知史汀生,除非史汀生通知他说,日本政府对最后通牒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否则投掷原子弹的命令就一直有效。根据白宫地图室的值班军官乔治·埃尔西中校的记述,杜鲁门之所以会把时间定在8月初,是因为到那时他就已经离开德国。埃尔西回忆道:“他想远离俄国人,赶在第一枚原子弹真正落下以前回家。”埃尔西中校当时也在波茨坦。

7月26日晚,杜鲁门签发了要求日本投降的最后通牒,即《波茨坦公告》。公告开篇的文字是:“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兵力数倍于对德作战的庞大部队“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所以,“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其将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错误,使日本帝国已陷于完全毁灭之境之军人之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

尽管史汀生存有保留意见,但公告还是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否则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尽管公告全文没有特别地指出原子弹的存在,但公告的威胁意味不言自明。此外,公告也没有表示允许日本保留天皇。相反,公告警告道,“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此外,日本之主权将限于本土四岛“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盟军承诺,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公告接下来指出:

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者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须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

日本将被允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须及可以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日本最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可准许。

杜鲁门并不指望日本政府就范,他在7月25日的日记中写道:

我们会发布警告声明,要求他们投降以拯救生灵。我敢肯定他们不会屈服,但别说我们没给过他们机会。希特勒的帮凶或斯大林都没有发现原子弹的秘密,这对全世界来说显然是件好事情。原子弹是人类历史上最恐怖的发明,但能派上大用场。

正如杜鲁门所料,日本政府没有对最后通牒做出任何正式回应,反而在7月28日通过东京广播电台宣布,日本会继续战斗。

>